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

要闻:周也连“忏悔”都读错,被嘲“绝望的文盲”,小题大做还是内娱要完?

日期:2023-05-18 19:08:48 来源:包法利小姐

青年演员周也因在直播中连续四次将“忏悔”的“忏”读成“qian”被网友群嘲,光荣加入了内娱的“绝望文盲”大军,和博子、存子等成为了同一战壕的战友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虽然周也很快意识到不对并在直播中道了歉,很多人也表示日常说话嘴瓢读错字实属正常、不必上纲上线,但事实就是,无论怎么解释都为时已晚,“绝望文盲”这顶帽子已经死死焊在了她的头上,一时半会儿怕是摘不掉了。

当然不是她的错误不可谅解,而是她这个错误踩得太准了。

“忏悔”可是一个常用词哦,在普遍认知里,但凡接受过正常的九年义务教育,都很难将这个词读错吧?卢梭代表作《忏悔录》,这个知识点,学初中历史的时候应该都背过的吧?

“忏悔”一词的这个常用属性一下子就挑起了两个冲突点:

第一,她犯了一个很低级的错误,低于整体平均线。

读了四次才知道错,相对于嘴瓢,本就认可“qian”音的可能性明显更大吧;

第二,她犯了一个和自己位置不甚匹配的错误。

都做着这么光鲜亮丽、收入丰厚的工作,并坐拥万千粉丝了,咋连这么简单的字都能读错呢?到底凭什么演戏当明星啊?

事儿的确是小事儿,可当冲突点足以引发众人内心的不平衡和情绪的波动时,再小的事儿都能成为坐上审判席的依据。

那么,当人们在嘲笑“日入208W们”是“绝望文盲”时,内心到底在想些什么呢?

1、“我们平等了。”

“我至少还比你会多读这一个字,可我们的社会地位和物质报酬却隔之千里,你凭什么?

既然如此,让你背负一些嘲弄和指责,至少说明你还得为“才不配位”付出代价,我的心里还能获得些许平衡。”

以上心理背后的社会因素是阶层差异:有些人生来就在罗马,有些人穷其一生也无法到达别人的起点,尤其在今时今日,靠努力打破阶层壁垒、逆天改命似乎变得越来越难。

老百姓的生活是如此,娱乐圈也是如此。

曾几何时,几乎每个明星都有一大堆苦难史可讲述。

访谈节目里,不是她替父还债,就是他北漂住过地下室,好一个凄凄惨惨。

但后来,天儿变了,资本已不足满足于停留在后台操控,而是将魔爪伸到了前台。

于是乎,星二代、富贵花和实在不行只能回老家继承家产的少爷越来越多,无背景而只能靠努力和实力杀出重围的草根却寥寥无几。

小小的娱乐圈映射着社会发展的变迁,如一面总能让人窥见人情世态和自身境遇的镜子。所以看客们也很容易将自己的悲苦无奈发泄到相应的镜中人身上,如周也般一个又一个的“绝望文盲”就是将许多人的某些悲剧无奈一览无余照出来的镜中人。

2、苦饭圈久矣。

很多粉丝对于正主的吹捧和动辄对路人的恶言相向,早已叫广大黑粉深深反感。

所以“读错字”这种低级错误正好能作为戳破明星光辉形象的一把箭狠狠出口气——什么完美无瑕的爱豆,不过是“九漏鱼”一条,快醒醒吧?

想到平日个别气焰嚣张的粉丝此刻气不过又无话可说的样子,内心应该也会暗爽吧?

粉与非粉大战不停,此类帽子就会一直扣下去。所谓经得起多大赞美,就要经得起多大诋毁嘛。

3、“我不管,反正她错我对。”

“我管你什么原因,反正此刻,我对了,你错了,我比你厉害。”

就,仿佛有一道很深的隔阂阻挡了人与人之间的好奇、关心和理解,而只剩对错之争和权力之争。

所以谅解是不可能的,谅解就意味着我得放下成见往你的世界多看几眼,也意味着我将错过一个证明自己何其优越的机会。

这种封闭的自大和对对错的执着,源于互联网蓬勃发展所导致的一个后遗症——茧房效应。

众所周知,现在大数据越来越发达,我们每个人都被精准推送着量身定制的内容,也都心安理得地被自己的喜好所包围,活在封闭的舒适区。

于是,同处一片蓝天下的人们,被困在了一个又一个小房间当中。

每个人都以为那就是世界本来的样子,所以一旦听到异议,就仿佛感受到了乱臣贼子对真理和权威的挑战,势必要把对方怼到哑口无言。

一场一场无意义的二元对立争论,不就这么来的么?

不缺的是火力,缺的是一份包容和谅解的温度。而温度的缺失来源于视野的收窄。说来可笑,互联网让世界“尽在掌握”了,却并未让人们的世界真正变大。

其实,如果我们愿意了解,周也教育环境、工作环境的一些状态和问题,也许就不会忙于对其严加指责了。那是很多客观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,就算错,也不必全算在她个人头上。

但当下的贵圈,了解和理解似乎都成了奢侈的事。

网友拿着放大镜找纰漏,明星们也不再敢大大方方晒生活。微博初代的“胡言乱语”终究变成了如今的“遍地营业微笑,内娱活人难见”。

不知道读到这里的大家,是更喜欢鲜活的过去,还是更喜欢如今的“一言不合就道歉”呢?

评论区讨论起来吧!

标签:

热门推荐

猜你喜欢

市场